2020年第2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文化自信的非遗与文创研究综述
    徐鸣,马晓昱
    2020, 2(6):1-1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1
    [摘要](609) [HTML](0) [PDF 2.17 M](1090)
    摘要:
    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各领域角度参与进非遗与创新的讨论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大大拓展了我国非遗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但是,由于少有学者对其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致使非遗现阶段传承与创新开发的规划模式,以及各学科参与非遗与创新研究的侧重点未能系统化呈现。基于此,应当首先梳理非遗及其传承创新工作的诞生起源;其次从“原生态”和“活态”这两条非遗传承研究思路出发,重点对我国非遗保护和开发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非遗的刻录保存和融汇创新两者并行不悖;最终探索出只有坚持走“守真+创新”的非遗传承开发模式,才能更好传承非遗文化精神,创新非遗表现形式,进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
    2  CMF的功能性及设计应用
    左恒峰
    2020, 2(6):12-2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2
    [摘要](724) [HTML](0) [PDF 8.77 M](1193)
    摘要:
    探讨在色彩、材料与(表面)工艺效果即CMF的创意设计实践中,充分发挥CMF的功能性,达到CMF的主观体验(包括感官、审美、情绪和意义方面的体验)和客观功效(CMF赋予产品与系统的功能)的最佳协调。这是设计师进行CMF设计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以便为设计师提供参考性指导。通过文献研究、理论阐述和设计案例分析,对CMF常见的一些功能性问题,包括识别、自洁、吸音、变色、发光、抗菌、透气、磁性、生物医学等多种功能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和梳理。一般情形下,CMF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功效需要同步兼顾,在产生可能的冲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对象确定优先权。CMF功能的区域化和梯度化以及多功能组合可以实现一材多用、事半功倍的目的。CMF的设计往往有多种方案,不同的方案对于美学和功能两者的兼顾与协调程度,包括实现的方式和代价都不尽相同。最终,需要在感知与美学体验、实际功能效果两个方面,并结合其他的制约因素,诸如工艺难度、成本、环保等进行综合权衡。
    3  查理大帝的服装
    杨道圣
    2020, 2(6):25-3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3
    [摘要](844) [HTML](0) [PDF 2.61 M](1130)
    摘要:
    《查理大帝传》中查理大帝所穿着的服装可区分出三种不同的风格:法兰克服装、罗马服装、拜占庭服装,每种服装的具体样式都能在加洛林时期的图像和实物中找到具体的对应,借助于图像和实物让人对查理大帝的着装及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会看到查理大帝所着服装是三种服装的结合。这种结合清楚表明查理大帝的时代是由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蛮族文化结合的欧洲文化形成的开端,这种结合不只是历史的必然,更有查理大帝有意识的塑造。
    4  南宋女性裤装的“时尚”新变——从《中兴瑞应图》说起
    张玲
    2020, 2(6):32-3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4
    [摘要](291) [HTML](0) [PDF 3.93 M](1134)
    摘要:
    聚焦南宋女性日常服饰中一个特别的新品类——裆裤,厘清其发展脉络及在宋代乃至中华服饰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以南宋院体画《中兴瑞应图》为研究起点,结合图像、文献、实物证据,对裆裤的出现、流行与普及予以逐次钩考,探查其在南宋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女性群体中的传播及流变特征,并从工艺技术层面实证裆裤内蕴的文化价值,进而从社会环境、女性权益、时尚风习三个维度探源裆裤兴起的时代动因。裆裤的历史发生,实现了汉族上层女性裤装由“内衣”向“外衣”的跨越式转变,突破了长期以来女装“借用”男装要素的既有传统,创造出一种巧思创变的女裤新范式,风靡南宋百余年,在中华裤装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标尺意义。
    5  勃艮第宫廷的服装政治学——以彩绘手稿《让·沃奎林向菲利普三世献书》为例
    张莹
    2020, 2(6):40-44, 5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5
    [摘要](362) [HTML](0) [PDF 19.92 M](748)
    摘要:
    以《让·沃奎林向菲利普三世献书》为例,分析15世纪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统治时期,绘画中的服装对图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由此形成的勃艮第宫廷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征和宫廷文化特点。《让·沃奎林向菲利普三世献书》不但较为全面地反映出15世纪上半叶勃艮第宫廷的服饰时尚,而且兼具复杂的叙事性。采用历史学和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将图像中的服装与社会生活、染织技术、宫廷文化等关联起来,剖析服装与历史生活密切相连的复杂结构。以菲利普三世为代表的勃艮第贵族强烈的个人服饰特征,结合骑士精神和壮丽恢宏的宫廷氛围,形成了勃艮第宫廷独特的宫廷文化,塑造了欧洲顶级宫廷的贵族形象。
    6  从《明皇幸蜀图》看唐代前期女子服饰特征与演变
    夏侠
    2020, 2(6):45-5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6
    [摘要](630) [HTML](0) [PDF 6.65 M](767)
    摘要:
    通过解读《明皇幸蜀图》中的人物着装特征,探讨唐代前期女子服饰流行元素的来源和演化。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比较研究等手段,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分析画中呈现的服饰信息,归纳其中的冠服类型与文化符号。对比古画《明皇幸蜀图》里的直观图像与其他历史资料,分别阐述襦裙、半臂、帷帽、风帽等服饰类型的造型特点及其产生渊源。指出《明皇幸蜀图》准确反映了唐代宫廷女子远行装束特征,其中存在明显的西北少数民族元素,并且还发展出多样化的穿搭方式。唐朝前期的潮流更迭并非是将之前的款式直接废弃,一些帽冠也另有原型。逃难过程中贵族女性穿着的服饰仍胡风浓郁,充分证明了当时民族文化融合的深入程度。
    7  服饰视域下的宋杂剧角色身份考证——以“四方宋代铭文杂剧砖雕中的‘杨揔惜’、‘丁都赛’”为例
    张彬
    2020, 2(6):51-5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7
    [摘要](264) [HTML](0) [PDF 1.60 M](783)
    摘要:
    刻有“杨揔惜”、“丁都赛”两人名字的砖雕是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所藏四方宋代杂剧砖雕中的两块,其印证和补充了文献中关于宋杂剧艺人服饰穿戴及角色身份的记载,对宋杂剧艺人服饰研究及角色身份考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戏曲史研究专家康保成先生认为:“‘杨揔惜’扮演的角色为引戏,‘丁都赛’扮演末泥。”而笔者对康先生所说两人扮演的角色存疑。笔者根据对砖雕中两人的服饰穿戴及所执道具与其他宋代出土杂剧图像及文献的对比分析,采用二重证据法,推断出“杨揔惜”、“丁都赛”扮演的角色身份应分别为末泥与引戏。
    8  数字媒体本体之再设计
    肖永亮
    2020, 2(6):57-6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8
    [摘要](278) [HTML](0) [PDF 875.25 K](731)
    摘要:
    回顾数字媒体学科创建主要历程,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探讨数字媒体专业学科本体内涵,引入多元交叉人才培养理念,坚定开拓全新培养模式。通过重新梳理数字媒体学科关键要素,提出再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模式,提炼其中再设计模型,揭示数字媒体与设计学的内在关系,论述设计思维的艺术哲理和指导原则,强调利用数字媒体学科不断完善的机遇,将该学科纳入设计学再设计的学术正轨,解决数字媒体专业定位摇摆不定的现状,为新世纪新业态新场景储备多元智能发达的新人才。
    9  沉浸式艺术审美体验的自我发现与再设计
    穆楚乔,Robert Blalack
    2020, 2(6):67-79.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09
    [摘要](576) [HTML](0) [PDF 1.93 M](1056)
    摘要:
    探讨沉浸式艺术这一新概念,研究其审美体验是如何有助于自我发现并运用于艺术创作再设计中的。沉浸式艺术是一种能够启发感知联觉的审美体验方式,可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与“世界”(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感知”、“关系”和“转换”是三个相互交织并贯穿全文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沉浸式艺术的研究基础。结合海德格尔“在世界上”(être-au-monde) 的观念来看,与其说“存在”,不如说人们沉浸并感知于这个世界中。然而,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通常是无意识的,对于感知的认识也时常是冷漠和忽视的。沉浸式艺术使这些感觉得以被强调,它突出了个人的感知运动能力,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身体本身的重视。又如Bergson所提出的“投机性关注是建立在一种感知机制的基础上的,这种感知机制从根本上允许对世界进行一定行动而不是仅仅了解这个世界”。因此,对于一个完善的沉浸式审美体验过程来说,重要的是使观众自然地参与其中。当无意识的行为转换为肉眼可见的视觉效果时,审美体验将会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关于沉浸式艺术作品的创作,可以结合西方艺术家Marcel Duchamp的Ready-made的创作理念和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研究怎样将被忽视的日常行为自然地转换为可见的,被重视的视觉效果,从而揭发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多种潜在关系。
    10  古蜀神鸟图腾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再设计
    李琳梅,何力,盛春宇
    2020, 2(6):80-9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0
    [摘要](344) [HTML](0) [PDF 6.48 M](812)
    摘要:
    在中华历史文明的进程中,每个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这些图腾代表了部落人民与氏族先祖之间的血缘关系,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纽带,图腾的形象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但都是一种神灵化的形象。本文聚焦中国传统鸟纹形象中的古蜀神鸟图腾形象,梳理其起源及发展脉络,窥探其形象背后的文化底蕴,厘清其在中国鸟形崇拜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作用。文中以营盘山彩陶,三星堆青铜神树、青铜大鸟头和金沙太阳神鸟金箔,汉代砖画为研究起点,结合古籍、文献、图解和实物证据,对古蜀神鸟图腾的起源、主要功能、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古蜀神鸟图腾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并根据视觉元素的内涵寓意来进行造型元素分类整合。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传统鸟形纹及古蜀神鸟纹在现代视觉传达计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其应用规律并对古蜀神鸟图腾形象进行解构再创作的设计创作实践。对古蜀神鸟图腾视觉元素进行分析,同时对神鸟崇拜文化进行对比研究,这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古蜀地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古蜀地部落之间文化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时将这些元素根据主题思想进行解构重组,赋予现代设计作品民族文化的血液,可使其成为能承载区域文化传播、历史文化传承的优秀设计作品。
    11  基于“一带一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视觉传达设计
    刘立新,钟京玉,王雪莹,战功
    2020, 2(6):91-9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1
    [摘要](340) [HTML](0) [PDF 6.15 M](645)
    摘要: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和查证“一带一路”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信息演变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全景沉浸式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的云平台收集整理历史文化大数据,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各种通用端口和外接AR/VR设备,使用户在“沉浸式”场景中生动地感受到历史演变过程。本系统以时间轴、内容轴的叠加,展示基于精准位置的数据形成的地图,通过人工智能逻辑整理集成,实现视觉传达视角下的信息可视化。首先,用户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历史名人、历史事件、考古遗迹、传统文化”等相关历史地理信息,建立多维数据库存储于系统之中。然后,用户可通过检索
    12  基于航线规划任务的无人机数字界面布局设计
    张炎琪,宫晓东,胡建军,张静怡
    2020, 2(6):97-103.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2
    [摘要](287) [HTML](0) [PDF 5.63 M](849)
    摘要:
    视觉显示界面中的信息布局方式作为界面构成要素之一,其设计会显著影响操作人员的判读绩效。以提高系统操作绩效为目的,从视觉流程角度探讨远程操控无人机数字界面布局设计,可为相关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研究针对某专业无人机数字界面进行界面功能模块构成解析,以无人机航线规划任务为例,以格式塔原则为指导,进行基于任务操作流程的信息布局设计,形成多个布局设计方案,并比较被试在不同方案下的任务完成时间等绩效指标。发现不同方案下被试的视觉动线流程不同,从而造成视线往复距离差异,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之一。基于任务操作流程的无人机数字界面布局设计,可将视觉动线流程、视线往复距离作为布局方案评价依据之一,为改进无人机数字界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13  高铁行李自主管理系统界面设计研究
    闫迎月,易晓,胡亚峰
    2020, 2(6):104-11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3
    [摘要](502) [HTML](0) [PDF 9.01 M](709)
    摘要:
    基于无意识设计理念,针对高铁乘客的行李的自主管理进行智能服务的界面设计。通过对用户画像及其心理需求的分析,确立研究路线的可行性,梳理完整的用户体验交互流程,探讨用户的体验预期及实现无意识设计的路径,得出符合目标的界面效果的设计结论。在用户调研中通过对其痛点的剖析,对乘客携带行李的真实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建立并完善主流用户的数据模型。运用“用户需求—关键因素—对应策略路径”分析法则,通过用户需求模型的数据分析,采用用户无意识设计的体验地图来确立交互内容、信息层级和功能架构,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激发和引导。通过分析得出用户满意度高的交互体验,在车辆存储信息查询及预订、行李状态查询、行李安全提醒等行李管理系统中,完成符合行李自主管理的界面设计,提升高铁行李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14  基于视觉行为的智能车载交互界面色彩编码研究
    晏彪,吴晓莉,唐开元
    2020, 2(6):111-115.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4
    [摘要](154) [HTML](0) [PDF 3.93 M](727)
    摘要:
    对智能车载交互界面信息进行色彩编码,提高视觉信息的辨识度,从而降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提高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认知绩效及驾驶安全性。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视觉认知过程进行分析,构建视觉注意模型。然后通过问卷形式来获取视觉信息功能元素的操作复杂度、驾驶相关度和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结合调研结果得到使用权重较高的功能元素。对使用权重高的功能元素进行图标设计,通过用户反馈得出最优的图标色彩编码。依据图标方案用户调研数据,在某汽车企业的三种企业形象色中,蓝色是相对于其他两种颜色易于捕获的色彩。蓝色易于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进行注意捕获,从而提高驾驶员的认知绩效,将蓝色应用于智能车载信息交互界面呈现的设计中。
    15  借古开今:20世纪50年代关于绳文土器的探研之路
    张夫也,林弘毅
    2020, 2(6):116-12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5
    [摘要](469) [HTML](0) [PDF 986.18 K](558)
    摘要:
    纵观日本工艺美术史,绳文土器以其奔放、充满生命力的造型为人熟知,与之后逐渐体现日本民族性的精致、细腻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日本考古学者对绳文文明的发掘起始于日本明治时代,然而对于绳文之美的发现却已是二战以后,以艺术家冈本太郎为首的文艺界人士对绳文之美的揭示,使得普通民众对这些沉睡了数千年的土器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阐述绳文土器之美的发现背景和过程,并探讨其中传统的现代价值是如何被激发的。
    16  符号消费下的家具形态辨识与释义
    王瑾
    2020, 2(6):121-12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6.016
    [摘要](240) [HTML](0) [PDF 2.71 M](691)
    摘要:
    符号是意义的承载物,是人类情感外观化的表现。人们把消费行为作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建立社会关系的手段,进而表达自身独特的主体性。当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家具形态时,家具形态就会成为一种符号,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符号学方法论与家具消费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从家具形态的内涵入手,具体分析家具形态的多种符号释义和消费者对家具形态的识别认知过程,以及对应产生的心理变化。通过研究符号语义的传播方法,解释家具形态内涵与消费情感的互动关系,找出家具形态感知的基本模式和设计要素,探索家具设计与消费情感含义的本质联系,用符号学的观点揭示消费者对家具形态的辨识与释义。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学术质量评估服务项目启动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