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非遗文化的工匠精神——淮河流域柳编工艺历史与活态传承研究
    韦艳丽,王磊
    2020, 2(1):1-1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1
    [摘要](711) [HTML](0) [PDF 32.94 M](1336)
    摘要: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它的兴起与发展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为其兴起提供了自然条件;发达的农业生产、精湛的手工技艺水平为其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柳编工艺得以在淮河流域兴起、发展和演变,它承载的社会功能和蕴含的文化内涵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渐发展、变化。结合现有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追溯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兴起原因与发展历史,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解构其编织工艺的类型与特色,并基于目前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三位一体的活态传承模式,以推动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2  论游戏的核心艺术评价标准
    黄石,朱治通
    2020, 2(1):11-16, 2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2
    [摘要](1117) [HTML](0) [PDF 7.68 M](2010)
    摘要:
    数字游戏常被认为是继文学、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之后的“第九艺术”。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游戏的评价标准被商业体系左右,造成了游戏创作在思想层面的偏颇,所以设计师有必要建立一套针对数字游戏的艺术评价标准,以促进游戏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从艺术思潮、艺术哲学和设计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美学历史文献查阅、游戏艺术作品案例分析、艺术理论辨析等方法,就游戏的核心艺术因素展开论述。游戏的艺术标准应包括情感表现、艺术反思和创新性三个主要方面。其中,艺术情感是所有艺术的共性和核心;艺术反思是艺术理念的升华和艺术创作的动机;创新性则是艺术更替发展的内在动力。该标准独立于商业体系,将有助于促进和引导数字游戏在艺术层面的发展。
    3  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创新及其价值重塑
    朱金华
    2020, 2(1):17-21.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3
    [摘要](432) [HTML](0) [PDF 6.60 M](1012)
    摘要:
    在探讨人工智能影响和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当代设计的形式和思维,明确当代设计创新的本质和方式。从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呈现面貌、表达方式、思维结构及价值规范等方面来分析设计现状和趋势,指出人工智能在设计创作和接受层面带来的变革,以及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和伦理观。自包豪斯、乌尔姆确立高度系统设计原则以来,基于系统化原则的现代设计不断地突破和发展,极大地完善了社会功能结构。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当代设计不断加强对社会全链条的支持力度,拓展了设计思维在社会各领域的可实现路径,促进了设计的概念延展、观念创新和产业转型,不仅为当代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在重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
    4  环境设计中的人工智能视角
    季峰
    2020, 2(1):22-25.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4
    [摘要](542) [HTML](0) [PDF 4.71 M](1156)
    摘要:
    人工智能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工智能在环境设计的工具、方法、表达,以及设计内容的扩充、设计语言的丰富性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变革。本文从环境设计中的人工智能视角出发,探讨了在环境设计中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革命性变化。对环境设计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设计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人工智能在应用环境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从设计手段到设计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从互动能力、虚拟能力,到大数据的整合等,都是人工智能所具有的能力给环境设计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艺术设计从业者在应对这样的变革时,应建立更加系统化、立体化、数据化的设计活动体系及更加宽泛的设计理论体系。
    5  新工艺与人工智能设计的创造心理与社会美学内涵探究
    吴维忆
    2020, 2(1):26-3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5
    [摘要](689) [HTML](0) [PDF 7.74 M](1147)
    摘要:
    剖析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兴起的手工艺向纯艺术转化的趋势,揭示手工艺人“由技入道”的定位转换所隐含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反思现代主义艺术理念对手工艺的宰制与挪用现象。考察人工智能设计为促进设计与制作再融合所提供的契机,进而提出了新工艺的概念构想。根据具身认知及情境认知理论,分析手工艺创作具有的设计内含于制作,感知与运动协调往复等特征,梳理手工艺的社会美学所彰显的交互、情境、合作等价值,进而论证人工智能设计与手工艺的结合,对于破解身心关系这一创造心理的核心命题,以及由技术具身化对强人工智能可能的路径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的探索。人工智能在新工艺领域的应用将重启设计与制作的交融,而集研究、设计、制作等职能于一身的新工匠将通过各种实验性探索对“材美工巧”、“心手同体”等传统理念做出创造性的诠释。
    6  基于标注和算法生成的平庸——人工智能视觉应用
    陈亚建
    2020, 2(1):33-3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6
    [摘要](235) [HTML](0) [PDF 5.84 M](948)
    摘要:
    分析近年来设计领域中不断增强的人工智能应用在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判断它们将对未来的设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将目前主要的一些人工智能设计工具的目标任务、系统架构、学习模式与设计师工作方式进行比对,找出人工智能设计应用的长处以及其无法克服的问题,判别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得出了目前的人工智能只是致力于解决设计中基础的技术性问题与较低层次上的设计需要,并无可能像人类一样提出设计上的需求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会进一步帮助设计师完成更多事务性的工作,但不可能颠覆设计并代替人类进行思考。人们需要警惕因各种智能应用泛滥而导致人的技能与想象力衰退的问题,因此开发必须要受到限制,技术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7  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思考
    李岩,郭玉良
    2020, 2(1):38-4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7
    [摘要](917) [HTML](0) [PDF 5.63 M](1679)
    摘要: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研究范畴、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设计表达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设计学科的研究热点。为了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设计变革,思考设计师发展的未来,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设计行业的融合,构建智能化设计应用体系,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和设计发展的历史,对比研究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对专家系统、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主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探索人工智能在设计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最终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行业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正逐渐转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用于辅助设计师的程序性工作方面,虽然降低了专业门槛,但是其无法取代设计师创造力的价值。
    8  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光晕的持续
    杨川
    2020, 2(1):43-4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8
    [摘要](638) [HTML](0) [PDF 6.93 M](1006)
    摘要:
    对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光晕的持续条件标准进行分析。以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合法身份与艺术设计作品的标准来探讨,发现了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具有持续性的“光晕”。人工智能因机械成为“生产主体”并获得了合法的社会身份,成为了文化智能生产中新的“主体”。智能主体所生产的艺术品已经不单是某种原件的原生命力的再现,在狭义的范畴上,其作品是某个艺术家或设计师观念风格的延续,而在广义的范畴上,是人类文明意识的再造,只有远离糟粕、虚伪、丑恶、异化,才能具有如希腊艺术品一样崇高的膜拜价值和形象的魔力。“真”、“善”、“美”依旧是评价人工智能艺术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光晕”的标准。由人工智能生产的作品因其机械性地原创了艺术的物质与观念部分,使其具有了“原真性”,而要想通过“善”赋“魂”,则要在数据和伊始的算法设计上构建“善”的设计约规,形成人文关怀和实现阶层的善用。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品是人类精神的集体显现,如同折光镜一般,持续折射人类艺术设计理想的“光晕”。
    9  互动体验趋势下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
    钱玮钰,张轶
    2020, 2(1):49-53.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09
    [摘要](324) [HTML](0) [PDF 7.90 M](876)
    摘要:
    主要分析互动体验的方式与实现路径,基于人们日常的观景行为模式,以及对景观的综合感知方式,结合城市景观的设计原则,探究智慧型城市景观的发展方向。从传统城市景观入手,结合互动体验的游览方式,通过实地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对现有的城市景观与游览方式带来的矛盾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再将城市景观的各个节点进行重新组合,同时结合受众群体的感知路径,最终将研究深入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层面。随着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受众群体的互动参与度和体验感成为城市景观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立足于常见的城市景观,结合日常群体的互动体验路径,将人们所需的各感官游览体验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随处可见的城市景观能够增加其实用性,并成为日后城市创新发展的标志。
    10  “智慧公园”中的景观设施创新设计
    俞思君,赵中建
    2020, 2(1):54-5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0
    [摘要](407) [HTML](0) [PDF 6.52 M](1135)
    摘要:
    在调查、分析与概括智慧技术在城市建设、公园建设以及公共设施的创新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百度 AI公园设计进行个案研究,进而归纳与概括出智慧景观设施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景观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智慧公园”中的景观设施发展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百度 AI公园中的智慧技术创新应用的方法;运用理论归纳和演绎法分析景观设施系统以及景观设施创新方法。智慧技术是“智慧公园”发展的驱动力,是当前景观设施的创新途径和发展趋势。智慧技术在景观设施创新中具备如下系统:景观设施创新技术应用系统、智慧景观设施系统构成、智慧景观设施运行管理系统、智慧公园环境的智慧修复系统,最终呈现出“智慧技术应用 -智慧景观设施创新-城市公园智慧管理的创新设计”的应用模式。
    11  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常静,廉喻哲,李伟
    2020, 2(1):59-63, 6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1
    [摘要](605) [HTML](0) [PDF 7.44 M](977)
    摘要:
    叙事性理论诞生于 20世纪的法国,它在展示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提升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和价值,通过对叙事性理论与展示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构成要素、行为过程及根本目的等方面的一致性特征,得出将叙事性理论应用于展示设计中的可行性结论。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探讨叙事性理论的叙事结构、叙事时空观、叙事思维、叙事手法等相关理论,对展示设计的空间形态构建、主题表达、空间意境营造及受众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叙事性理论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叙事性理论作为表达目的和意图的一种重要方式,深受设计师们的喜爱,并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途径和策略。
    12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品乡村民宿发展路径
    吴燕芬,杨林
    2020, 2(1):64-6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2
    [摘要](289) [HTML](0) [PDF 6.05 M](776)
    摘要:
    解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精品乡村民宿发展的影响,探析精品乡村民宿的发展前景及趋势,使精品乡村民宿的发展路径更清晰,进而能更精准地指导、促进民宿产业的发展,提升精品乡村民宿的居住体验。从精品乡村民宿的概念、发展历程出发,通过个案研究法和功能分析法,分析出精品乡村民宿发展中的不足,总结其发展路径。乡村民宿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乡村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一方面,能促进乡村战略的实施,助力
    1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南京鼓楼建筑情景复原
    赵菁,张乘风
    2020, 2(1):69-73, 7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3
    [摘要](433) [HTML](0) [PDF 7.73 M](817)
    摘要:
    为了复原南京鼓楼最初的建筑形制动态情景变化,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并结合 Cinema4D三维建模软件的情景化数字复原流程。首先,对南京鼓楼的周边环境、建筑构件、室内陈设等进行研究,在现有测绘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情景再现设计,并利用三维建模技术,通过模型复原真实的建筑形制。然后,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明鼓楼建筑与观赏者的情景交互设计。南京鼓楼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因历史变迁,其建筑规模、等级、做法均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明初鼓楼在每一个复建阶段的建筑定位仍然含糊不清。最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南京鼓楼建筑形制能够以可视化的形式得以保存。在虚拟过程中,提出了简化且真实的古建建模交互策略,让用户通过沉浸式体验,直观地感受古建复原、修缮的过程。
    14  南朝石刻数字化修复中的视觉信息创新设计
    徐倩倩,杨振和
    2020, 2(1):74-78.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4
    [摘要](490) [HTML](0) [PDF 6.48 M](781)
    摘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视觉信息和文物修复的内在关联性,强化信息艺术设计的认知过程和感受方式,以南朝石刻数字化修复为研究对象,进行视觉信息创新设计的研究。随着数字化文物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视觉信息创新设计也在南朝石刻保护和修复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其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南朝石刻保护与修复的图像、符号、场景等视觉元素,在现存的南朝石刻研究的基础上,将石刻保护与修复的视觉元素、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南朝石刻信息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充分发挥了信息视觉化优势,以数字化的创新思维模式,赋予南朝石刻新的情感含义,综合文物修复工程、视觉信息设计方法、数字信息技术等。探索视觉信息设计在数字化文物修复中的创新设计和突破,不仅增强了视觉传播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了文物形态和文化。
    15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
    董端阳,王克祥
    2020, 2(1):79-8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5
    [摘要](575) [HTML](0) [PDF 4.95 M](1110)
    摘要:
    “5G”时代背景下,推动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的创新发展已成为迫切的需要。研究论述了“互联网+”平台下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遵循的原则与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发展的趋势和前景。通过分析传统产品设计行业中关于老年人产品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向,总结了当今老年人数字化产品存在的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服务设计的问题。并且在老年人感官感觉特征、生理行为特征和心理情感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老年手机等案例,分析并论述了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的原则。以老年人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模式下,针对特定群体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应遵循的简洁性、易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基本原则,综合“互联网+”平台、产品服务设计、数字信息技术等创新平台与技术,为促进老年人数字化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设计策略和参考。
    16  探究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民国字体设计艺术的“旧”与“新”
    刘亚芳,李轶南
    2020, 2(1):83-90.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6
    [摘要](1080) [HTML](0) [PDF 11.95 M](1734)
    摘要:
    研究民国字体设计中传统之与西方之的融合,是的基础,是的突破,为民国时“旧”“新”“旧”“新”“新”“旧”两者融会贯通,期字体设计营造了多元化的氛围,并且为当下的字体设计提供了艺术借鉴价值。运用案例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通过分析民国字体设计的时代文化背景,例举民国字体设计的风格种类,阐释民国时期对待古今中外的态度对当下字体设计的影响。传统不是一味地继承,而是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式,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将本民族传统中的意蕴与西方新型的技术与思想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有意义,且富有时代精神的字体设计作品,成为引领时代精神文化的核心。
    17  论民国初年桃花坞木版年画对沪上月份牌设计的影响
    冯媛媛,李轶南
    2020, 2(1):91-97.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7
    [摘要](282) [HTML](0) [PDF 14.36 M](1262)
    摘要:
    通过分析比较民国初年月份牌设计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吸收与重构 ,探索月份牌设计在桃花坞木版年画基础上建构新的图像语言的方式,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运用文献研究、图像学、案例比较分析等方法 ,结合月份牌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之处进行分析阐释。总结得出处于特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月份牌脱胎于中国传统年画,具有本土化、商业化、多元化的特点,其针对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构图、题材、技法及营销手段等元素进行传承
    18  牌坊与鸟居映射下的中日传统建筑比较研究
    陈月如,李轶南
    2020, 2(1):98-102.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8
    [摘要](552) [HTML](0) [PDF 7.02 M](1197)
    摘要:
    从牌坊和鸟居这两种具体的建筑类型入手,旨在探讨中日建筑的同源性和差异性,并试图寻找中日传统建筑异同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对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形式的重要影响。主要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探究牌坊和鸟居建筑的渊源,了解两种建筑的同源性,其次从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特征、美学思想入手,探讨中日两国审美特征的差异性,在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重新认识并构筑本国文化。日本的许多文化曾以中国文化为原型,在吸收融合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观形式和审美特征,、、等美学思想深深扎根
    19  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
    谢旭斌,李雪娇,唐可风
    2020, 2(1):103-106.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19
    [摘要](470) [HTML](0) [PDF 727.01 K](677)
    摘要:
    为了发掘、重拾散落在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革命文化遗迹及红色景观资源,汲取红色文化养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在现代乡村社区中的转化培育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利用田野考察、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重点选取了若干湘西南乡村景观中遗存的红色革命旧址、红色标语景观、红色革命遗物及历史故事等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深刻挖掘并领悟蕴含在其中的重要红色历史事件、感人革命故事、红色革命传统等红色精神。借此呼吁人们树立文化拯救意识,合理保护独特的红色文化景观,因为这是革命文化历史的印记,是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财富,对传承与发展乡村红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审美价值。
    20  艺术类院校服务设计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丁熊,刘珊
    2020, 2(1):107-114. DOI: 10.19798/j.cnki.2096-6946.2020.01.020
    [摘要](326) [HTML](0) [PDF 19.01 M](724)
    摘要:
    在服务设计兴起和设计范式转变的语境下,讨论本科阶段的艺术类院校服务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通过分析服务设计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指出服务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教学的机遇与挑战。对比国内外服务设计课程开设的概况,并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公共与服务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实践为例,分别从产业背景、生源特点、培养目标、教学架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等层面来探讨艺术类院校服务设计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指出课程架构和教学模式对其他院校,尤其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学术质量评估服务项目启动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