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听觉语言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镇江 212013

作者简介:

刘庆立(1985—),男,江苏人,硕士,江苏大学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080)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通过对电影中听觉语言的分析,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在现代制作技术条件下,听觉语言的表达方法与模式,以及其对电影整体效果的重要作用。以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从人声、音响、音乐三个层面进行赏析。在讨论这三个层面各自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从听觉设计的技术、方法、效果之间的纽带关系加以分析,揭示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中听觉语言的重要性。视听语言中的听觉语言在动画电影中举足轻重。现代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听觉语言的制作与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模式为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增添了魅力。同时,民族电影作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听觉语言也必须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进行融合,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根植于人民,并且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Abstract: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听觉语言研究 刘庆立 江苏大学,镇江 212013 摘要:通过对电影中听觉语言的分析,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在现代制作技术条件下,听觉语言的表达方法与模式,以及其对电影整体效果的重要作用。以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从人声、音响、音乐三个层面进行赏析。在讨论这三个层面各自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从听觉设计的技术、方法、效果之间的纽带关系加以分析,揭示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中听觉语言的重要性。视听语言中的听觉语言在动画电影中举足轻重。现代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听觉语言的制作与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技术、新方法与新模式为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增添了魅力。同时,民族电影作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听觉语言也必须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进行融合,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根植于人民,并且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听觉语言;人声;音响;电影音乐 中图分类号: J21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6946(2019)01-0102-05 DOI:10.19798/j.cnki.2096-6946.2019.01.019 收稿日期:2019-09-09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080) 作者简介:刘庆立(1985—),男,江苏人,硕士,江苏大学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参考文献 [1]周著 .《大圣归来》对传统的时代重构与创新 [J].电影文学, 2015(21):109-111. [2]殷俊.视听语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 [3]石蓓 .论国产动画电影的声音创作新趋势 [J].当代电影, 2017(12):182-184. [4]文仕江,吴荣彬 .论国产动画电影声音之民族风格 [J].电影文学, 2011(19):63-64. [5]苏海鸣 .好莱坞电影音乐制作方式解析 [J].音乐传播, 2018(1):105-109.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庆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听觉语言研究[J].工业 工程 设计,2019,1(1):102-10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09-09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0-07-14
  • 出版日期:
学术质量评估服务项目启动通知
关闭